- 专题 |
金秋时节,挂满枝头的黄果柑开始由青变黄,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新棉镇安靖村共产党员余荣虎和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聊起今年的好收成,乡亲们都说,是党组织的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大家丰产增收的梦想。
“围绕产业链抓组织创新,围绕整合资源抓产业升级,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产业基地、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在促进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精品化、差异化升级的同时,创建党建工作新载体。”中共雅安市委组织部长赖荣完整地阐释了产业党建的思路。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并不是一个新课题,而在雅安市,产业与党建的高度融合,为这一课题赋予了思维的深度与实践的广度。
党员格子种出“黄金果”
“每个月要在自己网格里的果园巡视3次以上,随时为果农解决技术问题。”这是今年余荣虎被确定为石棉县新棉镇安靖村党员示范户后,为自己定下的“规矩”。
2005年以前,余荣虎靠种粮为生,尽管也曾想过要种植效益更好的作物,但一没技术二缺本钱,让他不敢也不能“轻举妄动”。2005年,村党支部在县镇的整体规划下,动员村民发展黄果柑产业。当村民们还在观望的时候,余荣虎已经在2.2亩地里栽种上村里免费提供的树苗。如今,余荣虎一年的黄果柑收入少说也有2万多元,加上闲暇时就近打点零工,年收入大概有3万多元。
在石棉县推行的产业网格化管理中,已经成为技术能手的余荣虎被确定为党员示范户,在他的“格子”里,包含了24户村民的20多亩土地,他的职责就是手把手地教会村民修枝疏果、防治病虫害。一些对果树管护技术一窍不通的乡亲们,在余荣虎的帮带下,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出了“黄金果”。
在安靖村的大小果园里,随处可见统一制作的网格责任区牌子,上面写着包片责任人、技术服务员和党员示范户的具体名单。从结构上看,安靖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为5个大网格,又以党员示范户为单位,划分出若干小网格。在“党支部 合作社”模式的引领下,村干部包组联系,党员示范户和技术服务队分网格划片包干,实现党建对产业的全覆盖。今年,安靖村黄果柑产量达1500吨,人均增收1100元。
安靖村是石棉县产业网格化管理的典型代表。目前,在石棉县共建立了4个产业带、9个产业联动区、24个产业示范基地和610个产业网格,将联动区内8568户农户全部纳入网格。对于党员来说,一个个虚拟的“格子”是自己带头致富、彰显先锋作用的区域;对于群众来说,“格子”里有他们急需的种苗、技术、资金、销路,以及致富的希望。
链接:石棉县以产业党建为平台,建立了“一纽带、两支撑、三服务”,即专业合作社发挥纽带作用,专家提供智力支撑、专业技术队提供技术支撑,党员服务队综合服务、党员示范户帮带服务、包片负责人协调服务的新模式,形成了“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党员 农户”的网格化管理新格局。
贡椒催动一二三产
前阵子热播的电视剧《林师傅在首尔》着实让汉源的椒农激动了一把,“林师傅”在挥散厨艺时使用的花椒就是汉源出产的“贡椒”。和其他人一样,冯芝兰在看电视剧时细细品咂着自己油然而生的一种“骄傲”。
几年前,汉源县清溪镇新黎村党员冯芝兰和其他村民一样,面对传统产业的停滞不前既苦恼又无奈。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她加入了村上成立的花椒专业合作社。家里的8亩地被她平均分配,种植了4亩花椒、4亩大樱桃。如今,冯芝兰家一年的收入超过了10万元,不仅是村里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还是镇上授予的“科技人才”。
过去,新黎村是一个隐于汉源重重山峦中的小山村,村民只在瘠薄的土地上播种着传统的粮食作物。转折发生在清溪镇花椒基地的建立,依托镇、村党组织的引领,新黎村党支部通过“基地带农户、大户带小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如今,新黎村花椒种植面积达600亩,产值6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全镇平均水平。
如果仅仅是以“基地 农户”的模式发展花椒产业,用村民的话来说,“这样还干不成事。”在椒农的眼中,“销路不愁”才是让他们安心种植花椒的关键,因为,地处汉源县甘溪坝食品工业园区的五丰黎红公司是汉源县5个花椒基地的唯一买主。
在汉源县“优化一产、连接二产、带动三产”的思路下,建黎、清溪等5个乡镇与五丰黎红公司以“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模式,建立了绿色食品花椒基地5.8万亩,带动农户8000余户。每年公司都要投资50万元为基地农民送种苗、农资、技术等,并以保底价格收购鲜椒。
链接:汉源县重点扶持五丰黎红、宝清果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党组织引领抓服务、企业(协会)带头抓市场、党员农户联动抓生产”的产、供、销联动发展体系。目前,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51家,联系龙头企业7个,生产总值近2.5亿元,带动建设产业基地11个,受益农户4.14万户,人均增收793元。
跨村联建,实现党建和产业资源共享
雨城区合江镇塘坝村正在规划建设农民新村聚居点,五组党员赵洪贵是首批申请入住的村民,建筑户型已经选好了,建房资金也到位了,“住进新居”的愿望让他有些急迫。
2008年,在魏家塘坝联合党总支的动员下,赵洪贵试种了3亩茶叶,其余的7亩地还是种水稻,结果年底比收入,茶叶的亩收入是水稻的10倍。在茶叶产业党支部组织的培训中,他有关品种、技术、销售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如今,他家的10亩地都栽种了茶叶,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产业发展让我们致富了,致富了就要住新房。”当前,建新居是他最大的心愿。
2008年,合江镇魏家村已经发展了茶叶1600亩、蚕桑700亩,而其紧邻的塘坝村却依然还是传统粮食作物的天下,茶叶和蚕桑的规模很小。这时,合江镇创新组织设置,将两村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原则,在产业链上联合组建了魏家塘坝联合党总支,分设茶叶产业党支部、蚕桑产业党支部和综合党支部等3个支部。
联合党总支成立后,组织塘坝村党员群众到魏家村参观学习,实地“晒收入、比成效”,起到了最直观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一年,塘坝村发展茶叶240亩、蚕桑100亩。随后,两村差距不断缩小,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村民收入都相差无几了。如今,塘坝村已有茶叶1750亩、蚕桑120亩,人均纯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7000元左右,成功“复制”了富裕的魏家村。
链接:通过两村党支部联建,打破两村地域界限,整合了土地资源,成片发展茶园和桑园,实现了党建资源、信息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共享。如今,两村共同建立5个专业合作社,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实现了村村联合、产业联合、组织建强、产业更强的目标。
近年来,雅安市茶叶、水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种植面积达160.54万亩,产值35亿元。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优势产业发展实效,市委全面实施创建“产业党建联动区”活动,在地域相邻的优势产业发展核心区,打破行政村乃至乡镇的地域界限,重点实施组织联动、队伍联动、服务联动、发展联动和机制联动,构建“链条式”、“闭合型”联动制度机制,实现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分享到:
|
九游ag登录中心网址的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九游ag登录中心网址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