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记者 梁宵 · 2017-09-2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互联网;中国;科技 | 打印
|
三十年前,在德国专家的协助下,卡尔斯鲁厄大学(karlsruhe university)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电子邮件。这是中国人发出的第一封e-mail,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开端。
三十年后,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公开信,写信的人是一位生活在中国10多年的德国小伙,他希望德国也能向中国一样推广移动支付。“中国朋友一直在学习德国的工业4.0,是时候德国人也该向中国学习点什么了。”
1987年到2017年,30年的时间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变,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投票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除了高铁,其它三项(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
互联网30年,改变了中国,更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亲历者。而有些事儿,或大或小,或喜或悲,都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87年 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越过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第一封中国到德国的电子邮件。”
30年后,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于北京时间1987年9月20日20时55分送达地球另一边的德国卡尔斯鲁厄。
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14日,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维纳·措恩(werner zorn)教授的帮助下,王运丰教授和李澄炯博士等中国科学家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ica)建成一个电子邮件节点,用英文和德文向德国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由于德方邮件服务器程序上出现了一个漏洞,导致来自中国的邮件一直被延迟。中德专家们反复调试,一周后终于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在随后的几天里,科学家们不断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贺信,欢迎中国加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
尝试发送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中德科学家们
这一事件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的开端。在当时的很多中国人眼中,计算机和互联网都是与科学研究划等号的,作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够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入口之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等20多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都曾到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上网”,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2345下一页下5页 |
|
|
产品专区 |
|
九游ag登录中心网址的合作伙伴: |
|
|
|
|
|
|
|
九游ag登录中心网址的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公网安备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九游ag登录中心网址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