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记者 刘婷 · 2017-10-1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科技创新;十九大;科技 | 打印
|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的刘树林教授带领学生戮力攻关,终于解析出细菌种系群之间明确的遗传界限,为破解细菌系统学百年难题——即如何界定细菌的天然物种,提供了清晰和可数字化的客观依据。
刘树林指导学生做实验
现年63岁的刘树林有过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1996年,在加拿大工作期间,刘树林的上颚不幸长出恶性肿瘤。“当时的第一个想法是把要做的事儿从原来的几十年规划改成几个月,因为这种癌症的5年预期存活几率是8%。”依靠着自身的毅力和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经验,刘树林奇迹般渡过了癌症的难关。理论上8%的5年存活率到他这儿成了100%的20多年存活事实。
近几年,他致力于hiv疫苗新载体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至今仍保持着每天从早6点工作到晚6点的习惯,节假日无休。别人眼中的拼命,在他看来却是颐养天年。
两万里求学路
刘树林的童年是在松花江下游辽阔的水边度过的,幼时的病痛经历让他从小就萌生了学医的梦想。高中毕业后,刘树林来到医院工作,从事临床检验多年。期间,他对千余种沙门菌中只有伤寒沙门菌能引起人类伤寒病这一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77年高考恢复,他带着这一问题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他又考入北京医学院攻读免疫学硕士学位。
三年后的1985年秋天,刘树林东渡日本,师从薮内英子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薮内教授把他引入细菌系统学殿堂。此时他开始思考,要想找到回答这一问题的线索,首先就要把伤寒沙门菌和其他沙门菌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然后通过科学实验进行验证。当时,这个设想在日本无法实现。
1990年春天,在获得日本国立岐阜大学的博士学位后,刘树林选择加拿大作为他开辟学术研究的阵地。在落基山脉之麓的卡尔加里大学,他建立了一整套的方法学,对有代表性的沙门菌在基因组物理图的水平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并开启了以物理尺度对细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的国际研究领域。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有几个著名实验室同时在尝试着做这件事,但是由于刘树林所建立的方法学有诸多独特的优势,从1993年开始,活跃于这个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就只剩下了刘树林团队。仅1993年到1996年间,他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就连续发表10多篇开创性文章,引领了细菌基因组进化研究的新方向。2000年,他同时拿到三项加拿大国家经费、两项当地经费,这在北美堪称奇迹。
2000年,刘树林与沙门氏菌研究的老前辈美国abe eishenstark教授在国际会议上会晤。
|
|
产品专区 |
|
九游ag登录中心网址的合作伙伴: |
|
|
|
|
|
|
|
九游ag登录中心网址的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公网安备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九游ag登录中心网址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