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 |
观众在北京景泰蓝博物馆展厅中挑选售价390元的花丝烟缸。(缪晓阳/摄)
为期5天的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11月10日在主展场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共举办100余场活动,全面展现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成果,吸引了海内外约1.2万客商到会洽谈交易,签约总额突破1100亿元人民币。
文博会期间,在主展场“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展区”内,来自北京各大博物馆的文物艺术展品争奇斗艳,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11月8日,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在参观展览时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衍生品的制作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博物馆正在主动融入社会,成为公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文化衍生品受欢迎
“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已经突破4000座,且以每年100个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11月5日,在文博会“博物馆与文创发展交流研讨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表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作为文化产品的产出地之一,博物馆要充分吸纳社会文创动力,有效开发文物价值,设计、制造文化衍生品。
所谓“博物馆文化衍生品”,是指以博物馆藏品原作的思想主轴为中心,向外延伸概念的创作性商品,是可以带回家珍藏的博物馆“文化记忆”。
本届文博会期间,在北京景泰蓝博物馆展厅中,从85800元的珐琅灯笼瓶到100元以内的景泰蓝手镯,大大小小的景泰蓝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很多观众购买。该博物馆商品部的林芳说:“从目前来看,定位在高端市场的文化礼品比较受欢迎,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低端文化产品市场也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我们今后还会开发出更多实用、价格适宜的产品。”
谈到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设计,中央民族大学的博物馆学家潘守永说:“需要同时重视两个方面。首先,产品必须满足工具性的功能,或者是观赏,或者是实际使用。其次,必须同时满足符号的功能,不仅是简单的图案模仿,应该体现古代的创造性思想和文化内涵。对于博物馆的文化衍生品来说,这两个功能的比重应该等同。”
“目前,国内大部分博物馆在衍生品设计理念和制作人才储备上都还比较薄弱,一般是和专业设计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纪念品。”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王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展博物馆文创产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还能激发博物馆的内在活力,更好地保障博物馆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国际上,文化衍生品在博物馆的盈利中占30%至70%。我认为,文化衍生品并不是博物馆市场经营的主要部分,博物馆的主流应该是展览。固定展览是博物馆的灵魂,临时展览和巡回展览也应该作为文化产品来经营。通过展览唤起游客的兴趣,纪念品则跟着展览配套出售,这样就可以把展览做得更加立体,使博物馆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王丹说。
数字博物馆随身带
“随着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越来越高,对公共文化设施科技含量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如果博物馆还是用传统的、呆板的平面展柜陈列方式,公众还愿意来参观吗?答案是否定的。博物馆数字化已成大势所趋。”于平说。
在博物馆数字化方面,早在2008年,由故宫博物院和ibm联合开发的虚拟体验型博物馆“超越时空的紫禁城”就已上线,使得在世界任何地方,人们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在互联网上免费“游览”故宫全貌。此后,一系列数字化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2年1月,由百度百科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等6家传统博物馆联手打造的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截至2013年11月,已扩大到50家。
正是看到了博物馆数字化的市场商机,各个技术提供商也开始摩拳擦掌,欲抢占市场先机。在本届文博会上,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康文伟向记者展示了该公司为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制作的数字博物馆,画面清晰立体,颇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种仿真效果主要是利用激光雷达高密度扫描、三维建模展示、全景虚拟导览等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博物馆的某个文物、某个场景甚至整个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在网络上。”康文伟说,“当前,博物馆行业对于数字博物馆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大,这将是很大的市场,再过3到5年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我们希望抓住机遇,在这方面有所收获。”
谈到数字博物馆和文化衍生品的结合,康文伟说:“数字化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不仅是文物的展示,还包括衍生品的展示、网购等。目前,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交易平台还十分有限,主要是通过馆内商店销售,如果能嵌入到数字博物馆中,在观众点击浏览文物的同时,呈现相关衍生品的信息,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网购平台。”
“此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移动互联网,在手机、ipad上也能参观博物馆。今年,国内已有部分博物馆开始尝试在文物展柜旁设置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屏幕上很快就会出现该博物馆的微信页面,输入微信导览中的数字,就可以接收文物图片和收听相关信息。通过在移动终端上的导览,不仅可以把‘博物馆’带回家还可以随身带。”康文伟说。
分享到:
|
九游ag登录中心网址的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九游ag登录中心网址的版权所有。